文章來源于:創客聯盟www.makerlm.com
創造觀念,創新技術,革新組織,是完整的創造活動的三部曲。其中創新是關鍵的中間環節。創造性觀念是創新的依據,組織革新是創新的必然結果。因此現代領導者尤其要注意抓好創新技術這一環節。
創新技術一般有三個類別:例行性創新,壓力性創新,機會性創新。
例行性創新,一般是指組織中的領導者,從規劃好的工作程序中發展出來的創新構思。如在企業中,每年僅從外觀上將產品的形狀、顏色翻新,但對產品的內在結構及其功能并不作大的改變,這便屬于例行性創新。因此,例行性創新一般對組織的原有結構和政策沖擊不大,不會引起大的革新行動。
壓力性創新,一般是指企業或組織在出了毛病的情況下,如產品成本高,質量次,滯銷嚴重,引起明顯經濟虧損等等,企業組織被迫創新。這種創新顯得較為被動。
機會性創新,是指出于領導者的遠見卓識,在人力財力許可的范圍內,不斷發展新產品,開拓新天地,促使企業和組織日新月異發展壯大的創新活動。
本世紀初,美國貝爾電話公司是世界獨占性企業,某一次該公司的總裁費爾決定投資建立貝爾研究所。企業中其他人不理解費爾的行動。費爾解釋道,一個獨占性企業雖然今天沒有對手,但應該以將來為對手,它應該是“破壞者”,目的在于摧毀“今天”創造一個不同的“明天”。這個例子是對機會性創新的一個很好說明。現代領導者高明與否就表現在他能否成為機會性創新者。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makerlm.com創客聯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