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客聯盟www.makerlm.com
科學家假設形成之后,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,一定要堅持客觀態度.要尊重事實,要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準繩。創客聯盟-中國首家用3D打印的技術讓你的創意變成產品的平臺。
科學家假設形成之后,在觀察和實驗過程中,一定要堅持客觀態度.要尊重事實,要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準繩。英國生物學家赫肯黎說得好:“我要做的是教我的愿望符合事實,而不是試圖讓事實與我的愿望調和。你們要像一個小學生那樣坐在事實面前,準備放棄一切先人之見,恭恭敬敬地照著大自然指的路走,否則,就將一無所得。”科學家的偏愛。可能通過人的心理自我暗示機制.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.影響觀察與實驗的可靠性.據說.德國的動物學家蓋特克堅信鳥類能高速飛行的觀點,他報告說,他觀察到鳥類一分鐘能飛行四里,他被自己的信念所欺騙而作出了錯誤的觀察.貝爾納曾說:“過于相信自己理論或設想的人,不僅不適于作出新發現,而且會做很壞的觀察。”
研究者經常用事實檢驗假設,如果事實與假設相反,假設就要被取消,代之以新的假設,再用事實去檢驗.這種做法往往要進行若干次.法拉第曾經指出:“公眾很少想到,在科學家的頭腦中有那么多的思想和理論,由干他白己的嚴格批評而銷聲匿跡了。在最順利的場合下,也只能證實猜想希望、愿望和預先的推理的十分之一。”如果假設是不適宜的,雖然誘人但不可靠,這時候大膽地推翻假設是非常重要的。達爾文在《自傳》中寫道:“我經常努力于解放我的智慧,以至于放棄任何方便的假設.即使我最喜愛的,只要它與事實矛盾.”
有的實驗可能以失敗告終。可是實驗失敗對有頭腦的發現者,卻有很大的教育意義.失敗的經驗告訴研究者哪些東西是做實驗時沒有考慮到的,那些未考慮到的條件在發生作用。這能啟發實驗者去探索和發現以前全然不知的重要規律.
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makerlm.com創客聯盟